11月27日,第八届森林论坛(宁波市第十一届学术大会乡村振兴分会场)在海曙区南苑饭店顺利举办。本次分会场以“乡村振兴贡献青春 重要窗口展现新貌”为主题,由宁波市科协主办,宁波市林业园艺学会牵头承办,海曙区科协、中国林学会宁波服务站、宁波市农科院科协、宁波市水利学会、宁波市风景园林协会、宁波市气象学会、宁波市农艺学会、宁波市畜牧兽医学会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宁波(象山)服务站、宁波市营养学会、宁波市互联网协会等单位联合承办,并得到了海曙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。当天,共有来自各学(协)会、科技工作者、优秀论文作者等105人参加。
宁波市第十一届学术大会乡村振兴分会场
此次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玉贤作《基因组学研究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》院士报告、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卞银江作《宁波实施乡村振兴情况报告》主题报告、宁波市科协主席陈文辉为大会致辞,海曙区副区长毛孟军、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巡视员、宁波市林业园艺学会理事长朱永伟、海曙区科协主席张硕等嘉宾受邀出席了本次分会场活动,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、党委副书记陈若霞出席并主持了分会场开幕式。
宁波市第十一届学术大会乡村振兴分会场
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陈若霞主持会议
陈文辉主席在致辞中提到,宁波市学术大会作为全市性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,在推进科技工作者交流合作、营造良好学术氛围、服务人才成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受到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关键在于科技、人才和产业。乡村振兴分会场以“乡村振兴贡献青春 重要窗口展现新貌”为主题,重点是探索推动乡村青年人才振兴,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,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、大展才华、大显身手,“让愿意留在乡村、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,让愿意上山下乡、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”。
市科协主席陈文辉致辞
朱玉贤院士在题为《基因组学等新思想对农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的影响》的报告中阐述了基因组学与农作物育种间的关系,朱院士从马铃薯、番茄、黄瓜、棉花等农作物驯化过程为切入点,从宏观到微观,将基因变化对农作物进化与演变产生的影响直观的呈现在大家面前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玉贤作院士报告
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玉贤作院士报告
卞银江副局长在题为《宁波乡村振兴情况报告》中提到,宁波市自实施乡村振兴以来以“理论逻辑、价值逻辑、系统逻辑、方法逻辑”为核心,全面落实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。一是坚持融合化发展,使乡村产业迈上新台阶;二是坚持系统化推进,使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;三是坚持全域化提升,使美丽乡村翻开新篇章;四是坚持多元化增收,使富民强村取得新成效;五是坚持特色化培育,使乡村治理得到新加强;六是全面强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措施,我市的乡村振兴工作成效显著。
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卞银江作主题报告
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卞银江作主题报告
本次分会场共征集到学术论文42篇,向市学术大会论文集推荐41篇,评出分会场优秀论文10篇。活动当天下午,由10位优秀论文作者进行了学术交流,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所长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章建红主持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。会上,来自宁波市农技推广总站工程师徐沁怡、慈溪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李清斌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珠琴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洪春桃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博士、工程师付岩、海曙区农业农村局副所长张治、余姚市水利局科长胡栋辉、宁波市河道管理中心工程师刘意恒、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魏莎莎、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张琳玲等10位优秀论文作者分会进行了《宁波市杜鹃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》、《冬春季连阴雨寡日照天气对草莓气候及果实产量品质影响研究》、《树形对中国樱桃生长习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》、《干燥及储存方式对三叶青块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》、《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番茄中的储藏稳定性》、《基于多水源条件下区域生态调水机制研究》、《山塘虹吸管全自动真空器及远程放水》、《再生水回用河道生态化修复应用性研究项目》、《大棚草莓立体栽培最优层数栽培槽选择研究》、《彩色马铃薯不同覆盖方式比较试验》等论文的交流,并为各位优秀论文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。
第八届森林论坛
(宁波市第十一届学术大会乡村振兴分会场)
浙ICP备2022017792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