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明土
象山青果水果专业合作社社长
三月的午后,室外温度16℃。
象山青果柑橘示范园内,在温度设定为25.3℃的加温大棚里,果园负责人郑明土正在为“红美人”树苗摘心。
这个时节,离普通的橘树开花还有段时间,而他的大棚内却已经花香满溢。受日本爱媛县柑橘温室栽培技术启发,郑明土从2005年开始尝试“高大上”的栽培方式——加温促成栽培。“这是一种可以让柑橘在指定季节成熟的技术。”郑明土告诉记者,不同于一般的露地种植模式,加温栽培主要通过温度、光照、肥料、水分的精准控制打破柑橘在冬季的休眠。
为了练就这门“绝技”,郑明土在1000平方米的加温大棚内苦苦探索,十二年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,终于在2017年成功开创了国内柑橘加温栽培的先河。
当年6月,加温“上野温州蜜柑”面市。冬天开花、夏天成熟的橘子让消费者大开眼界,加上口味上乘,这批“新鲜货”卖出了100元/公斤的高价,亩产值达到20万元。郑明土成了远近闻名的加温促成栽培柑橘第一人。
随着“红美人”在象山走红,喜欢琢磨的郑明土开始尝试在两棵“上野”上高接“红美人”。加温的“红美人”不但提早成熟,而且品质比“上野”更胜一筹。“相熟的老顾客来棚里采购‘上野’,结果却被‘红美人’惊艳了,纷纷改买‘红美人’。”
为了匹配市场需求,郑明土的“上野”全部高接了“红美人”,还扩大了加温棚的面积。连着两年,加温栽培的“红美人”大获丰产。就在市场一片看好的时候,问题却接踵而至。
郑明土发现果园里的“红美人”树逐渐出现了早衰的迹象,加温棚里的也不例外,“两年树龄长势最旺,到了第三年就仿佛生了病一样,等到第四年已经结不出什么果子了。”为了一探究竟,郑明土走访了象山400多个“红美人”果园,看到的景象惊人的一致。农户们感叹“这橘子太难种”,大家都认为“红美人”天生娇贵难以打理。而郑明土不以为然,他果断行动,将病树送往省柑橘研究所进行检测,检测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——衰败的果树苗木都带了柑橘病毒。
“一棵带病毒的种苗可能毁了一个产业。”象山作为“红美人”品种发源地,每年有成千上万斤枝条、上千万株苗木销往全国各地。一想到全国近50万亩的“红美人”种植基地将迎来“红几年就衰败”的局面,郑明土一筹莫展。
拿什么来拯救风雨飘摇的“红美人”产业?郑明土坚信,种苗脱毒是唯一的办法。
在郑明土和专业人士的共同推动下,经过长达四年的努力,红美人种苗终于在省柑橘研究所内脱毒成功。去年,青果柑橘示范园彻底“改朝换代”,郑明土将基地里的橘树全部砍掉,换种上无病毒苗木,“用斧头来解决柑橘病毒病才是硬道理。”果园里传统的树苗被淘汰
如今,这批脱毒树苗长势旺盛,叶片肥厚。郑明土告诉记者,脱毒苗木单树结果率可比未脱毒苗木提升1-2倍,亩产有望达到3吨,而相关数据显示,2021年象山传统红美人的平均亩产量为2700斤。
最重要的是,相比传统“红美人”树四、五年的寿命,脱毒苗木的经济寿命可增长至三十年左右,“五年就得重新种树的怪圈就要被打破了。”
更令人惊喜的是,对脱毒苗木繁育的“红美人”进行测定后,发现其平均糖度提高了1.5度,达到13.5度。
“希望越来越多的农户能早日使用无病毒苗木重新建园。”果园翻新后,郑明土忙着对“红美人”无病毒苗木进行扩繁,在无病毒种苗采穗区内,记者看到一棵棵柑橘种苗在防虫网的保护下郁郁葱葱,长势喜人。郑明土一边查看种苗的生长情况,一边将发黄的叶片摘除。
“遗憾的是,现在知道脱毒种苗优势的人太少,翻新成本也比较高,但这一斧子必须砍下去。”
郑明土就像果园里的“传教士”,一路奔走一路疾呼,为了让象山“红美人”一直红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