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国武:红色老区里领人致富的“园丁”
余姚梁弄,是一块神圣的土地,也是一方英雄的土地,数以万计的热血儿女曾在这里谱写了一曲曲寻求真理的感人乐章。
如今,这块土地成了浙东地区“四季可赏花、四季可尝果”的“百果园”,水果种植面积达1.5万亩左右,年产值上亿元,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。这座万亩“百果园”的总农艺师就是全国林业乡土专家汪国武。
20多年前,汪国武还是一名烧窑工,用攒下的钱租了40亩山地,一锄头一锄头把荒山开垦成果园,开启了“园丁”生涯。如同一个先知先觉的引领者,他总能先人一步引进热门的水果品种,搭准农业转型的脉搏。
而这背后,是他不知疲倦的奔波,不是猫在田间地头,就是泡在科研院所拜师学艺,或者游走在各个市场“打探行情”。
到后来,60多种水果,汪国武样样精通。更难得的是,他把这些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。
8年前,汪国武赴全国多地寻找樱桃新品种。经过精心繁育嫁接试验,最终从10多个试验品种中成功筛选出1个新品种,并把它命名为“梁弄红”。
“跟本地现有樱桃品种相比,新品种果大皮厚,果实结在叶片底下,下雨时,叶片就像给果实撑了把伞,只有大雨时才会淋到。而本地樱桃品种挂果是在叶片上面,淋雨后太阳一晒,果实极易裂开。”汪国武说,“每公斤200元还供不应求。”
可以说梁弄的水果发展史,就是汪国武不断引入特色水果新品种的过程。高峰时,他一年引进水果新品种20多个。“国武说能种,我们就跟着种。”当地农户都这么说。
在汪国武的引领下,梁弄的水果结构持续优化,实现了春夏有樱桃、蓝莓、桑果、水蜜桃,秋冬有橘子、甜柿等小水果的产业布局。同时,百果园还种植了梅花、牡丹、紫藤花、荷花、彼岸花等,真正实现了农旅融合发展。
浙ICP备2022017792号-1